历史上三个走狗屎

     网易的平台优势,让高管们早已实现了人脉与资金的双重原始积累,创业初期的阻力大大减少。  一年以后,我在北京碰到一个高中毕业生李想,他做了一个东西叫汽车之家。  什么是需求呢?周鸿祎说得最对,一个是刚需,非玩不可;第二个是痛点,由于这个痛点痛不欲生;第三就是高频,凡是能找到这六个字的创业的,你就找到了创业的秘诀。  全中国的所有屌丝买便宜的东西,就做出了淘宝;让所有的屌丝信任你,能够存点钱,把屌丝之间的交易完成了,就出来了支付宝。为什么蔡文胜成功了?因为他做了一个非常有需求的事,他说全中国的人上不了雅虎,我干的这个事是满足广大网民不能满足的需求,也是互联网的瓶颈,所以265做得非常成功,除了hao123以外,它是第二。  所以,大家想要不死,头一个,就是要有一个刚需、痛点、高频的需求,这样的需求是最好的。  同时,O2O并不是没有需求的事,需求是坚定存在的,每个人都不愿意礼拜六、礼拜天花半天的功夫到超市拎大米白面,这是需求,但怎么做,还是要挑战,需求是有的,未来一定会有方法如果没有优质的内容,粉丝就会流失,而优质的内容不能变现,或者变现效果不如一个网红papi酱来的快,那么,就可能开始怀疑“人生”了,最初的理想道路也扭曲了!     我们再谈软文,软文也是一种内容,这个因为互联网营销而诞生的文体,通过一段故事、一个道理或者一个观点引导用户关注某个品牌或者

  8、运营规划能力弱  如果消费者正在使用这个产品,消费者对此产品的喜好度是多少?某一消费者停留多久?哪些区域的消费者在什么时间段使用该产品?企业该在哪个时间段推广什么商品?在哪个区域推广哪些活动?订单量多大?如果你没有与使用和参与相关的数据,投资者们很快就会因此开始担心,甚至可能最终放弃与你合作。  李丰:假定这些人被低估了,你觉得这一轮创业能不能让他们被合理地定价?  左志坚:现在是一个合理定价的过程,我觉得这轮对内容人才的投资是制度套利,人才从体制内进入市场,回归到市场正常的价格。  李丰:生产内容能力这件事情,在一个有护城河有辨识度的前提下,内容生产者的思考能力和文字能力大约各占多少?  左志坚:逻辑能力是最重要的,逻辑能力占95%。  所以我们当时就想,就针对我帮你读完书这一点,我们用了一个负向激励的方式,你看完了我就不收你钱,你看不完我就要收你钱。可能的解决的方式,是不是在美誉度,也就是你的美誉度是不是能够实现一个标准化?  李丰:作为一个曾经的教育行业从业者,我给所有同事和被投公司都提过一件事:至少有一条产品线对这个行业的意见领袖而言具有

  我之前在网上也说过这句话,我当时说是在鞭策自己。  张伟:我接着说关于内容创业焦虑的问题。  李丰:想问李翔,本质上你卖给用户的更多的是内容还是服务?  李翔:是结合在一起的。我觉得UGC是一个伪命题,UGC不是商业模式,它很难做迭代。  李丰:回到另外一个问题,你认为原来内容创作专业技能持有者在定价中是不合理的?  左志坚:因为他们是国有企业的一部分,是价值洼地,所以说这些人出来后,投资他们的话肯定是很值得的,因为原来就处于一个价值被高度低估的情况。举个例子,在场所有的女生一定知道什么样的角度自拍是最好看的,原因是手机自拍功能已经训练这个群体超过5年,有这个基础。因为知乎之前的生产者已经开始往PGC靠拢了。  李丰:票房乘以30%减掉赠送过的优惠水分,总数400亿,其中还有三分之一以上是进口的。  本文由FreeSWorkshop之「内容创业闭门论坛」上的分享整理而成,感谢四位分享嘉宾:新世相创始人张伟、《李翔商业内参》出品人李翔、珠玑信息CEO左志坚、上海与闻文化传媒创始人张雪松,以及主持人李丰。  张雪松:我想张伟一个问题,你们现在主要是UGC吗?  张伟:不只是,PGC和UGC我们各占一半。  (感谢SOHO3Q提供场地支持)  内容公司的护城河是什么?     我是贴心的文章